Friday, April 30, 2010

買了BLOCKBUSTER的服務$8.99

買了BLOCKBUSTER的服務$8.99,一次可以租一片電影,直接寄到家,看完(或存在硬碟後)用回郵信封寄回。一個月可以輪轉六次左右,比一般租片價碼便宜又方便。

不用Netflix是因為他沒字幕。(年月日:在發現了本校巨大的地下資源後,訂BLOCKBUSTER變得有些愚蠢)

附上最近幾項發現

1. 對岸的捲舌音實際上是有規範的,甚麼時候要捲,甚麼時候不要;甚麼字要捲,甚麼字不要,皆有明文規定,是考試的一部分。因此很多人講話聽起來像北京人,但不是。
2. 廁所衛生紙的正確處理法是丟進馬桶,因為那本來就是水溶的。
3. 美國的菠菜長的跟台灣的菠菜不同,也好吃百倍。
4. 墨西哥人在美國屬於賤民階級,雖然老美自己不承認。

Saturday, April 17, 2010

備份

兩週前我遭遇了有生以來最嚴重的資料損失事件,我幾乎所有過去的工作資料都蒸發了。兇手是Arch Linux Installation Framework(AIF)的愚蠢設計(或bug),我覺得至少有一個linux設計上的問題,以及AIF設計上的問題導致我的資料滅亡。不想詳細講,因為很容易遭到圍剿,另外就是基於公平的理由:他們應該用自己貴重的資料重新認識這個問題。但有一句話我一定要說:

「我他X的信你耶! linux」

當回憶真的變成了回憶後,現在要檢討的是我過去備份的策略:不備份。無論如何,即使我不做資料備份,linux也沒道理屠殺我的資料。諷刺的是,過去沒有備份習慣就是因為我相信linux。但現在既然重新體認GPL軟體不對資料安全負責這回事,再沒理由相信它能看好我的資料。人還是要靠自己。

新的備份策略很簡單,資料用rsync讓它在兩顆硬碟裡乘以二。同時與作業系統要做完全的分離:放在不同的硬碟裡面。放在不同分割區裡面無法保證linux不會飛過去殺你的資料。當使用硬碟分割工具時,直接把資料用硬碟拔下,以物理方式隔離。

至於同電腦裡面的Windows系統則是維持原樣,Windows與資料處於同一顆硬碟裡。至少Windows從沒屠殺過我的資料。